曾想一枪崩了蒋介石的国军中将,给毛主席写信:光杆司令,要吗?
1945年,抗战硝烟刚刚散去,一封信被急匆匆地送到了延安,摆在了毛泽东的案头。
信上的字不多,却字字千钧,透着一股走投无路又带着点硬气的味道:“我要去延安,只不过光杆司令一个,不知道您还要不要?”
落款是王劲哉。一个让国民党高层头疼不已,也让日本人啃了很久硬骨头的前中将师长。
这人是谁?口气这么大,又这么卑微?他不是个小角色。王劲哉这三个字,在当年的西北军里,是块响当当的牌子,也是个出了名的“刺头”。
陕西渭南人,穷苦出身,从小骨子里就带着一股不服输的狠劲。读过几天书,也练过一身武艺,后来投身军旅,跟了杨虎城。
在西北军那个大染缸里,他凭着能打敢拼,从排长一路干到了师长。他对杨虎城是忠心的,对南京那位蒋委员长,可就没那么多好脸色了。
西安事变那会儿,张学良和杨虎城扣了老蒋,整个西北军都在讨论怎么处置。王劲哉的态度非常明确,也很吓人,他属于主张“干掉算了”的那一派。
这份杀心,算是把梁子结死了。后来杨虎城被逼出国,西北军分崩离析,王劲哉没了靠山,处境变得相当尴尬。
老蒋对他这种旧军阀是又用又防。先是给了个副军长的虚职,想把他手里的兵权夺走。王劲哉是什么人?他能吃这个亏?
上头派来的军长刚想接管部队,他二话不说,直接找个由头把人给毙了。这一下,算是彻底跟重庆方面撕破了脸。
他知道自己成了国民党正规军里的异类,索性我行我素。武汉会战,他的部队被打残了,上面不给补充兵员,也不给发粮饷。
换做别人,可能就认栽了。王劲哉不,他带着残部,在战场上捡洋落,收编散兵游勇,甚至吞并地方武装,硬生生又拉起了一支两万多人的队伍。
他就盘踞在湖北的汉沔一带,建立防区,俨然成了一个“土皇帝”。在这里,他说了算,重庆的命令对他来讲,就是一张废纸。
为了维持地盘,他建立了一套自己的体系。自己印钞票,叫“抗战券”;自己设立税收,叫“爱国捐”。还搞起了严密的特务组织,谁敢当汉奸,谁敢通敌,一旦被他的“锄奸队”抓住,下场只有一个字:死。
他治下的地盘,老百姓对他又怕又敬。怕的是他手段酷烈,杀伐果断;敬的是他真刀真枪地跟日本人干,保了一方水土的安宁。
这种自立山头的做法,日本人恨他,重庆也容不下他。他成了夹在两块磨盘中间的豆子,随时都可能被碾得粉碎。
最致命的一击,来自内部。他手下有个叫孙兆雄的旅长,被日本人重金收买,成了叛徒。
1943年,日军发动大规模围剿。孙兆雄把王劲哉的兵力部署、防御工事图,悉数交给了日军。日军拿着这份精确的情报,对王劲哉的128师发动了毁灭性打击。
苦战数日,王劲哉弹尽粮绝,两万人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,他本人也被日军俘虏。
日本人倒没杀他,或许是觉得他还有利用价值,想让他当汉奸。可王劲哉骨头硬,宁死不从。日本人没办法,就把他一直关着。
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,他才被放了出来,移交给了国民党方面。
回到重庆,他才发现自己已经没有立足之地。他得罪的人太多了,蒋介石、何应钦、陈诚,哪个不是手眼通天的大人物?谁会保他这个昔日的“叛将”?
眼看要被清算,他找了个机会,逃回了陕西老家,想避避风头。没成想,胡宗南的部队还是找上了门,要把他就地“看管”起来。
前有追兵,后无退路。这位昔日的“西北狂人”,彻底陷入了绝境。就在这个时候,他想到了延安,想到了毛泽东。于是,便有了开头那封信。
这封信在延安引起了不小的波澜。有人坚决反对,说王劲哉这个人反复无常,猜忌心极重,手段又狠辣,把他接过来,就是个定时炸弹。
也有人持不同意见,认为王劲哉是坚定的抗日将领,在民族大义上没有亏欠。他跟日本人打了多年硬仗,功绩是实实在在的。不能因为他过去的那些问题,就把他拒之门外。
两种意见争执不下,最后汇报到了毛泽东那里。
毛泽东看完信和相关材料,只说了一句话:“派专人去接。”
这个决定,展现出了一种非凡的胸襟和远见。他看到的,不只是王劲哉这个人的过去,更是他此刻的处境。一个失去了军队、失去了地盘的将领,已经不再是猛虎,只是一条需要庇护的困兽。
更重要的是,在当时国共关系微妙的时刻,接纳王劲哉这样一位有影响力的国民党前高级将领,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政治姿态。
很快,延安方面派人秘密潜入西安,几经周折,终于把王劲哉安全地接到了陕甘宁边区。
到了延安,王劲哉没有再领兵打仗。他被安排在后方休养,还被批准成为一名“特别党员”。这位曾经在战场上呼风唤雨的枭雄,终于收起了所有的爪牙,归于平淡。
建国后,他担任过一些职务,比如陕西省人民政府委员、国防委员会委员,成了一位安享晚年的老人,直到1968年病逝于西安。
有一次,他在边区的一个招待所里,碰见一位西北军时期的老战友。对方盯着他看了半天,满脸疑惑,不敢相认。
王劲哉咧嘴一笑,露出一口黄牙,主动开口:“是我,光杆司令那个。”
这一刻,所有的恩怨情仇,所有的金戈铁马,都化作了风中的一声轻叹。
王劲哉的一生,是那个混乱时代的缩影。他像一头在丛林中横冲直撞的孤狼,凭借自己的凶悍和狡诈,一度称霸一方。但他终究没能看清历史的洪流,个人的勇武在时代的巨轮面前,显得那么渺小。他最后的选择,与其说是信仰的转变,不如说是生存本能的驱使。在一个必须选边站队的大变局里,任何试图独善其身的“土皇帝”,最终都难逃被时代浪潮吞没的命运。
优配网-配资平台排名一览表-国内知名股票配资公司有哪些-炒股配资平台知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