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一则特殊症状的颈椎病医案
李四平
托尔斯泰在《安娜卡列尼娜》中说: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。其实疾病也是,同样的疾病,每个人的反应都是不一样的。
当江西过来的胡总坐到我对面时,初一看:精神萎靡不振,感觉他眨个眼睛都很困难,还以为来看的是胃病或者说失眠问题。殊不知,他竟然说十多年了肩颈部一直很紧,感觉就是铁板一块,春夏天气暖和点的时候稍微好点,一到秋冬季节,特别是冬季就非常难受。而那种难受不是说颈椎疼或者不舒服或者说活动受限,而是不但像扛着一块铁板而且还吃不下饭,更甚者整晚整晚睡不着。在当地检查时,不管照片还是CT、核磁,都只是显示颈椎有轻度的椎间盘突出伴随轻微的脑动脉供血不足。
问其治疗过程也是相当的丰富多彩,推拿、点穴、艾灸、针刺、拔罐、刺血、中药,无所不做,无一不效,然而效果并不持久,当时缓解,第二天依旧。
那,我该怎么办?
不管怎么样,检查是必须要做的。颈椎加压和侧扳试验都没问题,颈肩部肌肉和椎体除了有点僵硬并没有太大的反应,局部穴位的点按也是一样。但后脑中间有一道深的横纹,推按时不易滑动。而腹诊时,除了在11点钟方向找到一个小小的结节外,也并无其它异样。再看舌相,舌质有点淡苔是白色的,边上还有些齿痕;脉象沉弦紧但不是很缓,右寸稍显不足而且带点涩。
应该怎么治疗呢,上病下治?循经?后病前治?局部治疗?远端治疗?胡总见我迟迟没有动手,主动介绍起在别处治疗时的方案和措施,大同小异,基本都符合上面的治疗思路和特点,可见如果我也来按照上面的方法来做,其结果应该也是治标而不治本。
到底该怎么办?
大家不要忘记了,针灸中还有六经辨证一途的,一些特殊的穴位组合以及五输穴的运用,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,后世针灸典籍里也有诸多发挥。
从患者的主诉中我们知道他颈肩部发紧,铁板一块,春夏稍微好点,秋冬季节难受。伤寒论中云:“太阳病,发热无汗,反恶寒者,名曰刚痉”。随后的问诊中得知他虽然没有轻微发热却有怕寒之象,而且不易出汗,这会不会依然是太阳病之属刚痉呢?治疗时会不会也可以“诸症不可悉具”?不妨一试。
颈部乃阳经之通道,治疗颈椎问题,何不先开手三阳?手三阳经(手阳明大肠经、手少阳三焦经、手太阳小肠经)均上行至头颈部。其中,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,可调节头面气血,从而缓解颈部肌肉紧张。中渚则是手少阳三焦经的俞穴,能通调三焦气机,对颈肩部疼痛有直接作用。至于后溪更不要说了,手太阳小肠经的俞穴,通督脉,主治头项强痛,尤其对颈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效果显著。
中医认为“经脉所过,主治所及”。手三阳经穴位虽位于上肢,但通过经络传导可调节颈部气血,可以实现“上病下取”的效果,于是乎下针合谷、中渚、后溪。又后脑属膀胱经所过,所以取其俞束骨针之——《难经》曰: “俞者,法土应脾,今邪在土,土必刑水,水者肾,肾主骨,故病则节痛。邪在土,土自病则体重,宜治于俞穴”。
颈椎中央是督脉循行的通道,因而取承浆后病前治,阳病治阴。治疗颈肩僵硬或落枕,承浆是个难得的效穴,它的应用经验散落在各代针家医案和歌诀中,针家不能不知啊!
说来也怪,针下不到十分钟,胡总竟然神清气爽,并感觉饥肠辘辘,待吃了点零食后,非常高兴地跟我说起了他的创业史。拔完针回去后,从不午睡的他竟然睡了两个小时,晚上还是饥饿感满满,正常饮食后安眠无梦,第二天复诊时依然没有反复。如此扎了三天后,基本恢复正常,因其工作原因,中断了治疗。后期随访中,尚未见异常。
是为记。
图片
声明:本公众号不推荐任何医生,所有调病方法、方子和观点仅供有缘者参考,如果调治过程中出现偏差,概不负责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优配网-配资平台排名一览表-国内知名股票配资公司有哪些-炒股配资平台知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