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快摸到退休门槛的人来说,“差一个月”可能比想象中更重要——比如2024年12月办退休和2025年1月办,就隔了30天,但刚好卡在跨年的节骨眼上,再加上2025年正式启动延迟退休改革,这两个时间点的养老金待遇说不定能差出“一顿饭钱”。
不少人犯嘀咕:不就是晚拿一个月养老金吗?
怎么还能有差距?
其实这里面藏着几个“隐形变量”,得慢慢捋清楚。
既然就差一个月,为什么养老金会有差别?
是延迟退休闹的?
还是计算方式变了?
下面我会从三个方面来深入分析:
一、延迟退休的“选择题”,差的是“多缴一个月的钱”
2025年延迟退休正式落地,对1月刚到退休年龄的人来说,首先得面对“要不要延迟”的问题。
比如说,1965年1月到4月出生的男性,正常60岁退休,2025年刚好达标,但按照规定可能得延迟1个月;1970年1月到2月出生的女性,55岁退休,也可能得晚1个月。
这延迟的1个月可不是白等的——相当于多缴了1个月社保,缴费年限多了1/12年,养老金自然会多一点。
虽说也就多十几块,但积少成多,要是活个二三十年,这也是笔小收入不是?
不过延迟退休是“弹性”的,不是绑着你必须晚退。
要是身体不太好,想赶紧享清福,那1月就办退休也没问题;要是想多攒点养老金,或者觉得再干一个月无所谓,延迟也挺好。
反正一句话:看自己的情况,舒服最重要。
二、跨年度的“计算基数”,差的是“新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”
养老金计算里有个“基数”,是每年根据上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调整的,比如2024年用的是2023年的平均工资,2025年用的是2024年的,肯定是一年比一年高。
所以2025年1月退休的人,用的基数比2024年12月的人高,这部分会体现在基础养老金里。
比如说,假设2023年基数是5000,2024年涨到5200,那么1月退休的人,基础养老金会比12月的人多一点——具体算的话,就是(5200+5200×缴费指数)÷2×1/12×1%,大概几十块钱。
不过也别太在意这点差距,毕竟就差一个月,缴费年限没多多少,所以基数带来的影响有限。
说白了,就是“新一年的钱比旧一年的多一点”,但也不会差出几百块,顶多够买几斤水果。
三、养老金“调整补发”,差的是“第一年的涨钱机会”
最关键的差距其实在“调整补发”上。
2024年12月退休的人,属于“2024年底前已办理退休手续”的,能赶上2025年的养老金调整(总体调整水平是2024年人均的2%),上半年就能拿到补发;而2025年1月退休的人,今年没资格参加调整,但下半年可以拿到“基数差额补发”——也就是因为用了2024年基数而多出来的钱。
举个例子,2024年12月退休的人,每月养老金3000,调整2%就是多60,上半年补1-6月的360块;2025年1月退休的人,用2023年基数算的是3000,用2024年基数算的是3050,下半年补1-6月的300块。
虽然都是补发,但前者多了一次“涨钱”的机会,后者只是补基数的差,显然前者更划算。
总的来说,2024年12月和2025年1月退休的差距,就是“延迟退休的选择”“跨年度的基数”“调整补发的时间”这三个因素凑出来的。
虽然每个因素单独看都不算大,但加起来也能差个几十甚至上百块,对于退休人员来说,这可是“看得见的实惠”。
所以建议快退休的朋友,提前去社保窗口问问,自己是不是符合延迟退休的条件,计算基数是多少,还有调整补发的时间。
选对了退休时间,既能早拿养老金,又能多拿一点,何乐而不为呢?
毕竟退休了就是要舒舒服服的,能多攒点“零花钱”,日子才会更踏实不是?
优配网-配资平台排名一览表-国内知名股票配资公司有哪些-炒股配资平台知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